Windows和Linux系统下安装Oracle数据库的详细步骤

  • Home
  • 门派秘典
  • Windows和Linux系统下安装Oracle数据库的详细步骤

在Windows系统下安装Oracle数据库的一般步骤:

一、系统要求检查

硬件要求:

确保服务器或计算机有足够的内存。对于小型测试环境,建议至少2GB内存;生产环境可能需要更多,如16GB或更高,这取决于数据库的负载和预期用途。

足够的磁盘空间。Oracle软件本身可能需要数GB的空间,并且还需要为数据库文件(如数据文件、日志文件等)预留足够的空间,这可能从几十GB到数TB不等,具体取决于数据量。

软件要求:

操作系统应为Windows Server(如Windows Server 2019等)或者合适的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(如Windows 10/11专业版),并且安装了最新的操作系统补丁。

检查是否安装了必要的组件,如.NET Framework等,不同版本的Oracle可能有不同的要求。

二、下载Oracle安装文件

访问Oracle官方网站(https://www.oracle.com/database/)。

根据你的需求选择合适的Oracle数据库版本,如Oracle Database 19c或Oracle Database 21c等。

注册或登录Oracle账户(如果需要),然后下载对应的安装文件。下载的文件通常是一个压缩包,如.zip格式。

三、解压安装文件

将下载的安装文件解压到一个合适的目录。例如,在C盘创建一个名为“OracleInstall”的文件夹,然后将文件解压到该文件夹中。

四、运行安装程序

进入解压后的文件夹,找到并双击“setup.exe”文件来启动安装向导。

在安装向导的初始界面中,可能会提示你选择安装类型,如“桌面类”或“服务器类”。

桌面类安装:适用于单用户开发和测试环境,安装过程相对简单,配置选项较少。

服务器类安装:用于生产环境或多用户环境,提供更多的配置选项,如数据库存储位置、字符集等高级设置。

五、配置安装选项

选择安装位置:

指定Oracle软件的安装目录,例如“C:\app\Oracle\product\19.0.0\dbhome_1”(这里以Oracle Database 19c为例)。

配置数据库选项:

选择创建数据库或者仅安装软件。如果选择创建数据库,需要配置数据库名称、数据库字符集(如UTF - 8等常用字符集)、存储参数(如数据文件的大小和位置)等。

设置管理员密码:

为系统管理员账户(如SYS和SYSTEM)设置密码,密码应足够复杂,包含字母、数字和特殊字符,并且要牢记密码,因为后续管理数据库需要用到。

六、安装过程

确认安装选项后,安装程序会开始解压和安装文件,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,具体取决于计算机的性能和所选的安装选项。

在安装过程中,安装程序可能会提示你运行一些脚本或者执行一些配置步骤,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即可。

七、完成安装并验证

安装完成后,安装程序会显示安装成功的提示。

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验证Oracle数据库是否安装成功:

打开命令提示符(CMD),输入“sqlplus / as sysdba”(如果是Linux或Unix系统,使用相应的终端命令),然后输入之前设置的管理员密码。如果能够成功登录到SQL*Plus命令行界面,并且可以执行一些简单的查询语句(如“select * from v$version;”来查看数据库版本),则说明数据库安装成功。

在Linux系统下安装Oracle数据库步骤会有所不同,主要差异在于系统环境准备和部分安装命令:

一、系统环境准备

操作系统要求:

例如Oracle支持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(RHEL)、CentOS等Linux发行版上安装。以CentOS为例,确保系统版本符合Oracle的要求,并且更新到最新的补丁。

软件包安装:

需要安装一些必要的软件包,如“binutils”、“compat - libcap1”、“compat - libstdc++ - 33”等,这些软件包用于支持Oracle数据库的运行。可以使用yum命令(在基于RPM的系统上)进行安装,例如:“yum install binutils compat - libcap1 compat - libstdc++ - 33”。

系统配置:

配置内核参数,如修改“/etc/sysctl.conf”文件,增加参数如“kernel.shmall = 2097152”、“kernel.shmmax = 2147483648”等,这些参数用于调整系统内存共享相关的设置,以适应Oracle数据库的需求。

配置用户限制,修改“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”文件,设置Oracle用户(通常会创建一个专门的oracle用户来安装和运行数据库)的资源限制,如“oracle soft nproc 2047”、“oracle hard nproc 16384”等,用于限制用户进程数等资源使用。

二、创建用户和组

创建“oinstall”和“dba”组,命令为“groupadd oinstall”和“groupadd dba”。

创建Oracle用户,并将其加入“oinstall”和“dba”组,例如“useradd - g oinstall - G dba oracle”,同时设置用户密码。

三、解压安装文件

将Oracle安装文件上传到服务器的合适目录,如“/home/oracle/”,然后使用Oracle用户登录并解压文件,命令类似于“unzip oracle - database - 19c - linux - x86 - 64 - bin.zip”(以Oracle Database 19c为例)。

四、运行安装程序

进入解压后的目录,找到“runInstaller”文件,使用Oracle用户执行该文件,如“./runInstaller”。

后续的安装选项配置(如安装位置、数据库创建选项、管理员密码设置等)与Windows系统下类似,但操作方式会通过命令行界面和终端进行。

五、安装过程中的脚本执行

在安装过程中,安装程序会提示在另一个终端窗口以root用户身份执行一些脚本,如“/u001/app/oraInventory/orainstRoot.sh”和“/u001/app/oracle/product/19.0.0/dbhome_1/root.sh”(这里的路径根据安装位置而定),这些脚本用于完成一些系统级别的配置。

六、验证安装

安装完成后,使用“sqlplus / as sysdba”命令(以Oracle用户登录),输入管理员密码,尝试登录SQL*Plus。如果能够成功登录并执行简单查询语句,则表明数据库安装成功。